[工藝分享]模切技術實用知識
國內瓦楞紙箱模切技術應用的比較廣泛,主要有平版模切和圓版模切兩種工藝,其中模切又包括平壓平、圓壓平和圓壓圓模切三種方式。
1.1、平壓平模切
平壓平模切采用平板刀模和平口的模切刀,在模切時刀片同時切穿整張瓦楞紙板,模切精度最高,使用面較廣,不干膠、卡紙、瓦楞紙板等材料都可以適用。
平壓平模切機有立式半自動模切機和臥式自動模切機之分,立式模切設備結構簡單、維修方便、易于操作和更換模切壓痕版,但該工藝勞動強度較大,生產效率低,每分鐘工作次數多為20次~30次,常用于小批量生產加工。
臥式平壓平模壓機總體結構與單張紙膠印機類似,整機由紙板自動輸入系統、模壓部分、紙板輸出部分以及電氣控制、機械傳動等部分組成,有的還帶有自動清廢裝置,工作安全可靠,自動化程度、生產效率高。
1.2、圓壓平模切
采用了圓筒形的壓力滾筒代替壓板,一般壓切輥在上,模切版在下,模切時以“線接觸”方式進行加工,使機器在模壓時所承受的壓力較小,而且分布均勻,因而機器的負載比較平穩,可進行較大幅面的模切,該方式適合多種材質厚度不同的產品模切。但一般圓壓平模切均是停回轉或一回轉、兩回轉為一個工作循環,因此效率低,目前使用較少。
1.3、圓壓圓模切
圓壓圓型模切機進入我國已有20多年歷史,其模壓滾筒連續旋轉,因而其生產效率是各類模壓機中最高的,產品模切精度高,可控制在±1毫米,同時具有設備操作簡單、安全可靠、設備使用時間長等優點。就目前瓦楞紙箱印后加工的模切設備來說,圓壓圓模切已經成為主流。
其模壓版采用弧形木板、滾筒刀制作,對模切刀的強度要求較高,刀模的制作難度及成本大,適合批量較大的生產加工。圓壓圓的模切方式,一般分為硬切法和軟切法兩種。主要區別在于壓切滾筒的材質一種是硬質的鋼輥,一種為軟質的塑膠。
硬切法是指模切時模切刀與壓力滾筒表面硬性接觸,因而模切刀較容易磨損、卷刃。軟切法是在壓切滾筒的表面覆蓋一層工程塑料,模切時,切刀可有一定的切入量,這樣既可保擴切刀,又能保證完全切斷,但需定期更換塑料層,否則會因為線速度不一致導致模切尺寸不準確。
2、常見的模切壓痕問題與對策
2.1模切壓痕線位置與印刷產品位置不相符
(1)模切刀版本身制作工藝有誤差。手工制版由于受技術人員水平和操作設備的限制,不能達到理想模切壓痕精度。對于某些對模切精度要求高的產品,可改用激光制版。
(2)紙板叼口規矩不一。如果紙板叼口規格誤差大,那么可能是模切機的后定位(又稱二次定位)撥動距離過小,可以通過調節后定位,增大后定位撥動距離來解決。
(3)模切壓痕與印刷的格位未對正。解決方法是根據產品要求,重新校正模切版,套正印刷與模切壓痕格位。另外,也可通過調整紙張輸送側定位規矩或前定位規矩來校正,使模切壓痕線與印刷格位套準。
(4)另外,模切壓痕與印刷的工作環境不同會造成紙板纖維變形或伸張,也會產生模切壓痕格位不準。解決的方法是要盡量保證模切壓痕與印刷在同一工作環境進行或保證工作環境的同一性(即有相同的溫度、濕度等)。
2.2模切精度不高
影響模切精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主傳動鏈條磨損拉長,將直接影響模切前定位精度,此時只能更換鏈條。
(2)間歇機構磨損,造成牙排在停止或起動過程中發生抖動,從而影響模切精度。這種情況下一般只對定位精度產生影響,此時,應對間歇機構進行檢修。
(3)前、后定位擺架定位距離過小。因為鏈條本身長度有一定的誤差,如果定位距離過小,則在前、后定位時不能消除鏈條誤差,從而影響模切精度。此時應調整前定位擺架的調整螺桿或后定位擺架的凸輪位置,使前后定位架能撥動牙排2~3mm距離為宜。
(4)上模切版或下模切版定位不準。機器長時間使用會造成模切版框或模切底板上的定位塊磨損,從而使配合間隙過大而導致模切精度降低。此時應更換定位塊。
(5)側定位板磨損是造成側定位不準的重要因素。由于定位的撥動量不足以彌補磨損量,因此會造成側定位精度變差。此時應更換側定位板。
(6)叼紙牙壓力太小或不均勻。如果叼紙牙的活動牙彈性由于長期使用而變小,則會造成紙張在傳遞過程中滑移或脫落,從而直接影響模切精度;叼紙牙之間壓力不均勻則可能造成紙張在模切過程中的歪斜。此時應更換活動牙。另外,固定牙在水平高度上也應該一致,否則也有可能在叼紙時產生紙張碰撞或叼紙后紙張起皺,影響模切精度。
(7)操作過程中紙板變形或伸張,造成“套印”不準,從而影響模切精度。應選用合適的紙張,減少材料本身缺陷對模切精度的影響。
(8)操作人員操作失誤而造成精度不夠,或由于模切版本身精度不高而造成模切精度達不到要求。此時應該對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生產管理要求,或重新制作模切版。
2.3壓痕處爆線(爆色)
爆線是指產品在模切時或成品折疊時,壓痕處紙張開裂。這是模切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尤其是在天氣干燥的情況下,經常發生。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紙張脆,
下一篇:優質模切刀應具備的特性
上一篇:宏昇總設計師:未來五年中國包裝設計的機遇與挑戰